帮你快速找医生

宁铂涛的发布

  • 儿童发热处理的一些常规流程

    发布时间:2025-03-17

    一、退热药物使用规范首选药物明确对乙酰氨基酚(≥2月龄)和布洛芬(≥6月龄)仍为一线退热药布洛芬剂量调整为10mg/kg/次,对乙酰氨基酚维持15mg/kg/次循证依据:2023年中国指南建议避免交替用药,因可能增加肝肾损伤风险且未显著改善舒适度用药时机精细化不再单纯以体温阈值(如385℃)作为用药标准,强调以患儿舒适度为核心指标,如烦躁、疼痛或影响睡眠时使...

  • 儿童便秘

    发布时间:2025-03-17

    一、初步评估与鉴别诊断1病史采集:-排便频率(≤2次/周)、粪便干粗、伴随症状(腹痛、肛裂等)-重点排查高发时段:转奶期、如厕训练期、入学后-家族史、用药史(如钙剂、抗生素)及精神因素(排便恐惧、学校回避)2体格检查:-腹部触诊(左下腹粪块)、肛门指检(直肠嵌塞或结构异常)-生长评估,排除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减退等3器质性排查:-若存在报警征象(如新生儿期便...

  • 腺病毒感染

    发布时间:2025-03-17

    腺病毒是一种无包膜的球型颗粒,病毒颗粒包含DNA和蛋白质,在细胞核内繁殖可分为感染人、禽类和哺乳动物三个类型其中感染人的腺病毒有51个血清型 流行病学 感染最常见于婴幼儿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秋季至春季最常见腺病毒感染主要经飞沫传播,此外还可通过接触传播(口、鼻、眼)、粪口传播或通过污染其他器具传播感染后可产生型特异性抗体,对同一血清型的感染有保护作用 临床表...

  • 川崎病和不完全型川崎病

    发布时间:2024-05-06

    川崎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全身血管炎疾病,1967年由Kawasaki首次报道,后以其名命之,属自限性疾病,常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其可累及中小血管,特别是冠状动脉,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未经正规治疗的患儿,其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25%~30%,而早期大剂量的丙球(IVIG2g/kg)的使用使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降低到5%典型的川崎病诊断较为...

  • 肺炎链球菌疫苗

    发布时间:2024-03-19

    肺炎链球菌疫苗13价和23价,主要区别为预防的肺炎链球菌类型不同、适用的接种人群不同、接种程序上也有所不同1、预防肺炎球菌类型不同:13价肺炎疫苗,预防2岁以下婴幼儿13种血清型肺炎链球菌感染23价肺炎疫苗,预防23种血清型肺炎链球菌感染2、接种人群不同:13价肺炎疫苗适合接种的人群为6周龄~15月龄婴幼儿23价肺炎疫苗适合接种的人群为2周岁以上婴幼儿,其中...

  • 肺炎支原体的抗生素选择

    发布时间:2023-11-15

    抗MP治疗1:1.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为MPP的首选治疗,包括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和乙酰吉他霉素阿奇霉素用法:轻症可予10mg·kg-1·d-1,1次/d,口服或静点,疗程3d,必要时可延长至5d;轻症也可第一日10mg·kg-1·d-1,1次/d,之后5mg·kg-1·d-1,连用4d重症推荐阿奇霉素静点,10mg·kg-1·d-1,1次/d...

  • 大多数临床医生都熟悉长期口服和静脉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包括下丘脑垂体轴抑制、儿童正常生长抑制、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疾病这些系统性的副作用的风险导致了很多父母对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产生担忧一般来说,儿童对鼻内激素喷雾剂的耐受性较好最常见的儿科不良反应包括鼻腔刺激、打喷嚏、鼻出血、鼻子灼烧感和干燥感鼻出血通常是轻度和间歇性的,掌握正确的鼻腔喷药方法可以减少鼻出血的...

  • 0-3岁婴幼儿喂养建议

    发布时间:2022-07-09

    6月龄以内 喂养建议☀ 建议指出婴儿出生后至6月龄(180日龄以内)纯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是指除了必需的药物、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外,母乳是婴儿唯一的食物来源,不进食任何其他的液体和固体食物,包括水☀ 当母亲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给婴儿喂母乳时,可以采用配方奶喂养配方奶喂养是无法母乳喂养时的无奈之举☀ 喂母乳的妈妈即乳母,应坚持平衡膳食每天能量摄入比怀孕前增加500...

  • 儿童腺样体肥大

    发布时间:2022-06-24

    腺样体是长在孩子后鼻孔附近的一块软组织,正常情况下,腺样体的生长是有年龄规律,下图所示腺样体扁桃体生长年龄规律2-5岁左右,属于腺样体增生最为旺盛的年龄,每个孩子的腺样体在这段时间内都会随年龄增长越来越大6-9岁左右,腺样体停止增生,随年龄增长开始慢慢缩小青春期前后,大部分人的腺样体会萎缩、消失不见因此,看到腺样体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治疗,还得结合孩子平时的临床...

  • 儿童牛奶蛋白过敏

    发布时间:2022-06-24

    牛奶蛋白过敏(CMPA)是3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食物过敏CMPA的发生与肠道通透性增加、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和肠道菌群失调有关,可能会影响婴儿免疫系统的成熟,并会增加未来过敏的风险,而且,牛奶蛋白过敏患儿更容易发生感染,且在生命后期发生其他过敏性疾病的风险更高一、多国指南推荐,可将低敏配方粉作为CMPA 患儿的替代食品 目前,治疗CMPA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严格...

1 2